当前位置| 财经 > > 列表>详情

为什么“实事求是”那么难?3世界观察

2022-11-14 09:38:44 来源:大商宝典

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多数人都受情绪化本能的影响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情绪化的世界观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人们普遍陷入思维误区 。情绪化的本能是人类大脑不断进化的结果,但由于世界一直在改变,这些本能在理解这个世界时往往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各种非理性的决策。为避免情绪化决策,10种常见的思维误区,与您分享。

我年复一年地在世界各地推广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也日复一日地见到人们无视面前铁一样的事实而坚持自己错误的观念。下至普通大众,上至精英人群,在回答关于世界基本事实的问题的时候,得分还不如靠胡蒙乱猜的大猩猩高。

简而言之,当我们想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战争、暴力犯罪、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负面的信息。我们感觉到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变糟,对不对?富人在变得更富,穷人在变得更穷。而穷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将很快耗尽我们的自然资源,除非我们现在马上采取行动。我称之为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给我们带来的是压力和误导。

正是这种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误导了人们,使人们对我的问题选择了最情绪化以及最负面的答案。 然而这种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并不是由过时的知识引起的,虽然我曾经这样认为。事实上,甚至那些能够接触到最新数据和信息的人,仍然对这个世界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所以我相信并不是由于媒体的误导、错误的宣传、假新闻或者错误的数据,导致人们产生了对世界错误的理解。根源在于人们错误的、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

如何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如何避免情绪化所带来的非理性决策?

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所感觉到的那么糟糕。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应该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接受这种思维方式,你将能够改掉原来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你将会拥有一颗开放的心灵,去正确理解这个世界。你将会做出更好的决定,对真正的危险和可能性保持敏锐,并且不再会为一些实际上无关紧要的事情而紧张。

一分为二

人们经常把这个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中国则喜欢用“中国”和“西方”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高度抽象、标签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此习以为常,却充满误解。这个世界要比这个简单二分的方法复杂得多,仅以收入这个维度来划分,这个世界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级 (贫困) 、第二级 (温饱) 、第三级 (小康) 和第四极 (富裕) ,绝大多数人在第二和第三级,并非处在两个极端。

人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化的本能,习惯于把事情一分为二,而且暗示了冲突:好的和坏的,英雄和恶棍、我们和他们......这种 一分为二的本能误导我们,把平滑过渡当作两极对立,把和而不同当作分道扬镳,把求同存异当作矛盾对立 。很多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喜欢在文章中描述对立的人和观点,因为这样迎合了人的思维本能,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要控制这种一分为二的情绪本能,我们就要不仅注意平均数,而且要注意数据的实际分布,因为他们往往不是分布在两极,而是分布在中间状态。而且不要用俯视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这样会带来错觉,觉得这个世界都是如此,如果平视的话,你会发现千差万别。

负面思维

各种数据表明,这个世界在过去一百年已经变好了很多,包括收入水平、平均寿命、意外死亡人数、新生儿死亡率。但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界在变坏,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负面思维的本能,我们更容易关注坏的事情,而不是好的事情。 这种本能让我们的祖先能够幸存下来,现在依然主导了我们的情绪方式,我们对负面和戏剧性的东西更容易关注。

为了获得人们的注意力,媒体对负面新闻特别偏爱,因为负面的故事比中性或者正面的故事更有戏剧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媒体的管窥效应,或者说聚光灯效应,他让我们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东西,而对镜头之外的东西视而不见。

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善于利用人的这种负面思维的情绪引发的焦虑,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 现实世界里,我们需要保有两种思维方式: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事情,但世界整体在变好。 这两种事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正确方式。

直线思维

关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由于过去200年世界人口从10亿增加到76亿,因此担心这种速度会持续下去,导致整个地球无法承担人口爆炸的结果。这种增长速度主要依赖于医学的进步,让儿童死亡率大幅降低。但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持续线性增长,因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每个女性生育婴儿的平均数量会快速下滑,从1965年的5人下降到2017年的2.5人。

为什么人口会停止增长呢?因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决定少生孩子,一方面他们不需要小孩作为劳动力,一方面他们不需要生那么多孩子对冲儿童夭折的危险。父母都得到教育以后,也希望养育更少的孩子,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控制人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从极度贫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要控制线性思维方式就要记住,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曲线 ,包括S曲线、滑梯曲线、倍增曲线和钟形曲线等等,真正直线发展的例子是很少的。

恐惧本能

这个时代的信息发达程度史无前例,我们往往处在一种信息过载的状态,让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为了让我们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我们的注意力有一种过滤机制,把一般的信息自动屏蔽掉,只有那些能引起人的情绪反应的信息能够过滤过来。如何突破这个注意力过滤机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人的情绪本能,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恐惧本能。

例如,2016年全球有4000万架次的飞机平安降落,有10架飞机坠毁了,在各种交通工具中是最安全的。但没有媒体会去报道那4000万架次平安降落的飞机,只会关注那10架坠毁的飞机,而且坠毁飞机的惨烈照片很有冲击力,以至于人们认为飞机出行并不安全。

在美国,过去20年有3172人死于恐怖袭击 (包括911恐怖袭击的2996人) ,平均每年159人,而每年因为酒精导致的事故或者谋杀的人数高达7500人,但恐怖袭击的报道铺天盖地,酒精引发的交通事故和谋杀几乎得不到报道,以至于人们认为恐怖袭击比酒精更可怕。

恐惧本能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能幸存,但也会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起到反面作用 ,他误导我把注意力去关注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而不是真正危险的事情。当我们陷入恐惧时,就无法看清现实。要规避这种恐惧本能,就要意识到这种认知扭曲,不要在恐惧中做决定。

规模错觉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我们会为了一个小孩死亡的故事而流泪,但对一万个小孩的死亡的数字敏感度反而不如前者。在莫桑比克,在医院死亡的小孩只占到所有死亡小孩的1.3%,你很容易在医院看到一个死去的小孩而动容,以为应把更多资源投入医院建设。

其实,只要花很少的代价去改善卫生条件,让痢疾、肺炎和疟疾不再成为威胁儿童生命的重大疾病时,而且让儿童顶起进行疫苗注射,拯救的孩子数量要远远高于医院救治的孩子。

另外,单一数字容易让人对事情发生误判。例如,当你看到2016年全世界有420万婴儿死亡,你会对这个数字在感情上本能地作出反应,觉得这个数字太可怕了。其实,如果对比另外两个数字,你就会发现这个数字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吓人。2016年全世界新生婴儿1.41亿,婴儿死亡率为3%,而1950年这个比例为15%,婴儿死亡率在过去66年下降了80%。

要控制规模错觉的本能,就不要只关注单一数字,而要看它在整体中的比例。 我们也要对所有现象排序,找到那些最重要的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时,不仅要关注整体数字,也要关注人均数字,这个更有可比性。

以偏概全

归纳法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本能,但也会扭曲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往往会把非常不同的人、事物和国家划归到同一组,也会自动假设归为同一组的人、事物和国家是非常相似的,其实差别非常大。媒体再一次充当了这种本能的朋友,他们喜欢挑选极端案例,而且给他们贴上标签,让他们以为这些人代表了这个群体,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一分为二的本能让我们把世界分成“我们”和“他们”,而以偏概全的本能则让“我们”认为“他们”完全一样,其实这里说的“我们”和“他们”,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例如,我们经常说的“东方”和“西方”的划分方法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把“东方”和“西方”当作一个无差别的整体,其实他们内部的组成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要克制以偏概全的情绪本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行万里路,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和复杂,而不是从自己国家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其他国家。 而且要找到更好的分类方法,寻找同一类别的不同之处,寻找不同类别之间的相似性,并在不同类别中寻找不同。我们要注意极端案例,不要把极端案例当作普遍现象。保持谦卑心和好奇心,探究现象背后的道理。

命中注定

所谓命中注定的情绪本能,就是我们认为一些事物内在的属性将决定其命运,无论你是人民、国家、宗教还是文化。这种思想认为所有这些落后都是他们的内在本质造成的,而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种情绪本能和人们长期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关,假设这种稳定性会长期持续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很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情绪本能会出问题。

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给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却很少从媒体上看到太多报道。社会和文化并不像岩石一样不可改变,他们在持续变化,只不过是在缓慢发生,不被我们所感知而已。 那种认为事情一成不变的情绪本能,将阻止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并让我们忽视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很多欧洲人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总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其他国家,而对这些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事实视而不见。

比如说,很多人对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大男子主义价值观并不认同,并把它归结于地域文化或者宗教,其实这种大男子主义在欧洲也存在过,只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消失了。无论欧洲、亚洲还是非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各种价值观都会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知识。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们也要看到新兴市场的巨大变化,不能还是用以前的思维方式去看到这些国家。新的投资机会不再存在于那些欧洲大城市,而是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和亚洲。

单一视角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和单一的解决方案,我把这称为人类的单一视角本能。 当我们拥有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并且发现它可以解释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会非常开心。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我们只需要解决这个原因,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只需要采取这样的方案就可以了。

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单一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意识形态,其二是专业局限。意识形态会简单地解释世界并给出方案,比如就有人认为,只要实行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还有很多专家没有意识到,他们都只对自己熟悉的特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他们往往不承认这一点,喜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评论。

相反,你应该持续地测试自己的想法的不足之处。 对你自己有限的经验采取谦卑的态度,积极获取最新的信息。对你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要保持好奇心,要多和拥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把这些不同意见看作帮助你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有用的资源,而不是仅仅和那些和你有共同观点的人一起交流。

我对这个世界曾经有过很多错误的理解,有些时候是现实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更多时候我是通过和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发现自己的错误的。

要想控制单一视角的本能,必须有一个工具箱,而不仅仅是一把锤子,没有任何一个工具是万能的,并且时刻牢记获取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得到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要仅仅专注于那些能够证明你的想法的正确案例,而要多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讨论,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之处。不要认为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有什么真知灼见,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要保持谦逊。当心简单的想法和简单的解决方案,应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

归咎他人

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本能。 当有坏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似乎总是很自然想到,一定是有其他人故意做坏事。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有人利用权力或者手段,才能够使得事情发生,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就会让人感到不可预测、令人困惑和非常可怕。这就是阴谋论的心理基础。

归咎他人的本能总是驱使我们去找到一个被责怪的对象,使我们忽略对这个世界真相的理解,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真正解决问题或预防问题的能力。对他人的指责往往能揭示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在寻找替罪羊时,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内心早已存在的思维模式。

要想控制归咎他人的本能,你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 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责怪任何个人或群体,接受没有人刻意为之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理解这一事情发生背后的系统性原因。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当有人号称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的时候,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使得好的事情发生了。

纯洁模块

“现在行动,否则你将永远失去机会。”很多政治家和推销员都在利用这种技巧激起你情急生乱的本能,不能全面地思考就快速做出决定。 在遥远的过去,人类的祖先必须拥有这种情急生乱的本能,在不充分的信息下快速反应且快速行动。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紧急反应的本能,比如说当一辆车突然向我们驶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迅速做出躲避动作。

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所面临的紧急危险已经不多了,要面对更多复杂和抽象的问题。这时情急生乱的本能就会驱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它使得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放大了我们的其他本能,并且阻止了我们分析思考,使得我们仓促地做出决定,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结果往往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要控制情急生乱的情绪本能,就要牢牢记住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真的紧急。警惕那些虽然相关但并不准确的数据,或者那些虽然准确但实际并不相关的数据。警惕那些带有偏见的预言家,任何关于未来的预测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任何行动都应当稳扎稳打地取得现实的进步,并且在过程中持续观测实施效果。

作者: 汉斯.罗斯林,“开启民智”基金会创始人,《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来源: 摘编自《事实:用数据做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文汇出版社 

排编: 张卓瑶

责编: 陆远

版权声明:本号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点赞 ”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标签: 这个世界 思维方式 一分为二